第三十四章 标准-《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第(1/3)页

    一场戏拍完,福乐克诧异地瞧着徐容,操着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徐老师,你会说德语?”

    随着福乐克的疑问,大多数人都将视线转了过来,这也是他们好奇的地方。

    徐容笑着摇了摇头,道:“就会这几句。”

    他当然不会德语。

    别说德语,就是英语口语,他也说不成。

    刚才短短的一分钟的词,他练了将近一个周,而且为了方便记忆,他都是用拼音标注后强行背下来的。

    这并不算难,但也谈不上容易。

    但相比之下,他更不想让配音演员来配自己的台词。

    他虽然不是专业的配音演员,但是自忖,哪怕兼顾效率的情况下,自己的配音水平在配音演员当中也算顶尖的。

    在跟童自容学习的过程中,他相当清楚眼下配音演员的现状。

    一个六七百多场戏份的角色,配音演员一般一周就能完工。

    如此高的效率,实在难以想象其投入程度。

    这样的现象,并非個别人造成,而是整个影视大环境影响的结果,首先就是配音这行,相比于影视演员,根本不赚钱,也就导致了但凡形象过得去的配音演员,都会想方设法的削尖脑袋往影视演员靠拢。

    其次就是这几年影视产出规模骤然增加,一些年轻演员别说表演,字正腔圆都做不到,对于配音的需求也就大大提升。

    规模的骤然扩大也在另外一个层面加大了对配音演员的需求,扎堆拍戏。

    在横店,最常见的景象就是,一个剧组在这边拍着古装仙侠的御剑飞仙,而一墙之隔,正在“哒哒哒”、“轰轰轰”的拍战争片,现场根本没法收音,而影视演员因为档期和效率的原因,一般不会后期亲自配音,又导致了配音演员工作量的增加。

    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配音演员实际上是计件工作,既然能多接活,为什么要精打细磨?

    没几个配音演员一开始就是抱着当配音的想法踏入的这行,要么形象限制,实在难以登上大小荧幕,要么就是吃不上饭,只能去搞配音。

    而今年金马影帝的揭晓,又给了所有的配音演员莫大的鼓舞,形象,不是限制配音演员天花板。

    另外考虑到整部戏绝大多数场都是用同期音,一到外语部分就配音,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何正军看着坐回身边的徐容,好半晌没有说话。

    他终于明白徐容为什么只短短的五六年的光景,就达到了今天的高度,不可否认运气、天赋的成分,但是他却比他运气、天赋更差的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谨慎。

    这才是让同行绝望的。

    他心中莫名的升起股诡异的念头,假如徐容的声音也像陶飞菲那么不得天眷顾,恐怕成就仍然会比她高的多。

    一时间,他心中感慨万千,看着徐容,他总感觉自己过去蹉跎了太多。

    “晚上喝点?”

    徐容斜了他一眼:“你要请客?”

    “我上回请过了啊。”

    徐容哈哈笑了,上回如果不是他跟张洸北俩人结账前偷偷溜了,恐怕很难从何正军肋骨上捋下钱来。

    “回头吧,等这个戏拍完了。”

    “那也行。”

    尽管天气愈发寒冷,但是进度并没有落下半点,腊月二十八,在长达三个月的拍摄后,《雪豹》正式杀青。

    一部拍的提心吊胆的戏,自立项之前,直到杀青宴,几乎就没安生过。

    杀青宴上,徐容悄悄松了口气,在请了大师做法之后,剧组又发生了两次事故,一次是掌机连人带机器从高轨上摔了下来,一次是炸点爆炸时,一块小石子崩开了一名群演的眉角,但是好在没有危急人命,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和开机宴不同,作为剧组的男一,同时也是总监制,在开饭前,张建和陈浩威坚决请他做总结性的发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