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阿莲-《乔木可栖》


    第(2/3)页

    敏嘉道:“这大暑天的,我能跑哪儿去,再说我又不是小孩子。”

    宋世谨笑道:“夫人还差几个月才及笄,可不是小孩子?”

    听见夫人二字,敏嘉脸色变了,“如今可不在凉州,出了寨子就改口了,你不讲信用!”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宋世谨笑道:“那我叫你什么?”

    敏嘉有些生气,“白纸黑字,文契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叫表妹。”

    宋世谨恍然大悟似的,“哦,表妹,那表哥出去办事,你在家乖乖等表哥回来!”

    宋世谨还是留下了两个人,敏嘉后知后觉地发现,她是不是被宋世谨耍了,好端端的叫她把文契重申一遍,是不是怕她赖账,特意提醒来着,算了,反正他人走了,她乐得自在!

    蜀地,这里可是有好些宝贝等待她去挖掘,首先就是蜀绣,她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蜀地究竟有没有蜀绣,不过听说蜀绣历史悠久,是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位列四大名绣之一,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针法有上百种,说不定如今的大宋已经出现了,若是能带回一个绣娘,那她秀坊花样就更丰富了,还有湘绣、粤秀,既然出来,顺路的事,不如去看看。

    因此敏嘉特意带了绿绮和凌霄去走访益州各大秀坊,不过结果却有些失望,针法虽不错,到底跟蜀绣差了一截,只有一个胡记,针法不错,只是掌柜叫人不舒服,你进去他笑脸相迎,若你没有做衣裳的打算,那就是另一副脸孔了,且他家因比别家绣工好些,那价格却贵了双倍,除了些富贵人家,倒没人敢来,久而久之,掌柜的练就了一双富贵眼,看着贵人笑眯眯的,穿着普通的,爱答不理,敏嘉见了直摇头,这样做生意可做不大。

    这日敏嘉带着绿绮和凌霄两个坐在铺子里喝酸梅汤,见对面当铺吵吵嚷嚷的,一个衣着粗布的姑娘抱着衣服跟掌柜的讨价,“掌柜的,您看看这绣工,至少也值二十两银子。”

    那掌柜的不耐烦,“姑娘,再好的绣工,这衣服颜色都褪了,太旧了,当不得。”

    姑娘还要说什么,掌柜的直接把东西塞给她,示意店里伙计送人,那店小二会意,忙过来,“姑娘,这边请吧!”

    那姑娘红着眼圈,“掌柜的,你行行好,十两,十两也行!”

    掌柜不说话,店小二有些不高兴,“姑娘,实在当不了,您别为难了我们,我们还要做生意的。”

    说着就拉姑娘出去,姑娘还要说什么,就见刺啦一声,她手中的衣裳在拉扯之间撕破了,姑娘看着手中破碎的衣裳,眼泪一下子滚了下来。

    店小二有些不知所措,“姑娘,我真不是有心的,你这衣服原也旧了。”

    旁边围了好些人,指指点点的,掌柜的一时抹不开脸,递了十个铜板给小二,示意他赔给姑娘,赶紧打发了人走,别误了店里生意。

    店小二忙把铜板递给姑娘,“你快拿着走吧!”

    姑娘没搭理,抱着破碎的衣服抹了抹眼泪走了。

    敏嘉见她可怜,这姑娘家里定是穷困潦倒,见她手中的旧物,许是珍爱之物,拿到当铺已是不得已,还弄坏了,被人拿几个铜板打发,心里不知怎么煎熬呢,忙叫绿绮拿了二十两银子给那姑娘。

    绿绮忙点头去了,那姑娘见绿绮,心中纳罕,也不知绿绮跟她说了什么,她转身看了敏嘉一眼,忙走过来,见是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姑娘,躬身道:“谢谢姑娘,只是这衣服不值这些银子,且已经破了,实在受不起!”

    敏嘉见她怯怯的,脸涨得通红,笑道:“不必多想,东西值不值要看碰着的人,你若不介意,我能看看吗?”

    姑娘点点头,把衣服递给敏嘉,敏嘉打开一看,是一件红色嫁衣,款式有些老,时间久了,红色已退了不少,不过这绣工却了得,那幅凤穿牡丹图,配色明丽,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那堆砌的绣线颇有立体感,已经很接近蜀绣,虽然年代远了些,却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这样的绣工在都城也值一百两。

    敏嘉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朵牡丹,笑着对那姑娘道:“要我说,这衣服二十两还少了呢,这是谁绣的,真好看?”

    姑娘有些沮丧,垂首道:“是我阿娘给自己做的嫁衣,家里没了银钱,我娘要抓药。”

    敏嘉心里很不是滋味,敛住笑容,“你娘是什么病?”

    姑娘眼泪流了出来,“痨病。”

    敏嘉拉过她的手,把一包银子塞给她,“先拿去给你娘抓药!”

    姑娘很惊讶,“这衣裳?”

    敏嘉笑道:“既是你娘的嫁衣,你娘必定喜欢,带回去吧,留着做个念想,你别急,明儿我有事找你帮忙,我叫乔敏嘉,住在那边的梅花巷子,你叫什么?”

    那姑娘道:“我叫阿莲!”

    敏嘉点点头,“快回去吧,你娘还等着你。”

    阿莲道:“姑娘,您的恩德,改日一定报答!”说着就抱着衣服走了。

    遇见阿莲之后的三天,敏嘉实在不放心,又不知她家里住在哪里,就跟隔壁的赵家婶子打听,那赵婶子见敏嘉为人谦和,来这里之后又送了她不少东西,心中很是喜欢。

    敏嘉对阿莲不太了解,只知道阿莲的母亲一手好针线,姑娘叫阿莲,那赵婶子想了半日,方道:“阿莲?可是贺四娘的闺女?要说绣活,贺四娘年轻那会儿在益州城可是头一块牌子,当年知府大人的公子娶妻都请她做衣裳,人都说她绣什么像什么,跟活了一样,也难怪,贺四娘家里世代传承的绝活,那贺四娘的父亲开过绣庄,只是后来败落了,又没得个儿子,手艺就传给了女儿。”

    敏嘉有些疑惑,既然这个贺四娘那么厉害,如何到了典当衣服度日看病的田地,“那后来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