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祭祖-《乔木可栖》
第(2/3)页
见敏嘉来了,刘氏笑道:“露露睡得可好,若是饿了,这边还有茶点,先垫着!”
正说着就见一个小丫头喜气洋洋地跑过来道:“二位爷正在钓鱼,刚给厨房送来两条大青鱼,足有四五斤,周妈妈派我来问,太太姑娘想怎么吃?”
乔氏笑道:“这有什么问的,拣妈妈拿手的来就好,咱们也不挑!”
敏嘉听了,顿时来了兴致,笑道:“不如我去试试!”
刘氏笑道:“你这小丫头,几时会做饭了,厨房烟大,听我的,别去熏着自己。”
别人不知,碧桃在都城伺候了几年,笑道:“老太太不知道,咱们姑娘最爱捣鼓这些,连那边的罗妈妈都赞她有些天赋呢!”
敏嘉笑嘻嘻地跟着那个小丫头走了,她平日最爱吃的就是鱼,尤其是现代的酸菜鱼,想到这里吞了吞口水,可惜这里既没有辣椒又没有酸菜,她已经很久没有尝过了。
到了厨房,周妈妈听说小姐来做菜,唬的什么似的,敏嘉找了一个围裙系上,本来只挽着双丫髻,拿了块布把头发包起来,先去看看养在水里的鱼,果然好大的两条,吩咐厨房婆子把鱼收拾干净了,又唤几个丫头准备葱蒜姜鸡蛋面粉等材料。
两条鱼,一条剁成肉泥,准备做鱼丸,一条片了一整盘鱼片用蛋清盐腌制了备用,至于鱼头直接上锅做了鱼头煲,叫人看着火,哎,可惜了这么大的鱼,不然做一个剁椒鱼头多好。
这边鱼头刚煲上,那边丫头说鱼肉已剁碎了,敏嘉看确实差不多,加入精盐、加上酒、葱姜水搅拌均匀入味,再加入鸡蛋面粉搅拌成馅,挤成一个一个小丸子,油锅上火烧至四成熟,将丸子下入油中,炸至表面稍硬时,捞出磕散,待油温升高,再下入鱼丸炸透,见呈金黄色时捞出,控干净油,装人盘中。
旁边的周妈妈笑道:“老婆子做了这么多年的鱼,不知还有这种做法,这是扬州那边的做法?”
翠柳笑道:“这可是我们姑娘的独创,外头没有的!”
敏嘉笑道:“好了,知道你嘴甜,我做得多,给你留一碗可好?”
翠柳笑嘻嘻地说:“奴婢哪里敢,尝一个就是奴婢的福气了。”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了。
鱼丸做好,那边鱼肉也腌制的差不多,虽然没有辣椒,但是她记得曾经有一回去北京一家小店,那家的鱼肉没有辣椒酸菜,却做得鲜嫩可口,意犹未尽,她还特意去问了老板,那老板却道,是他家的独传秘方,敏嘉却吃出了里面的调味,回去捣鼓了好久,才做出几分意思来,如今虽做不出那位大师的原味,也有七成了。
晚饭摆在花厅,食材都是老宅里的,蔬菜是周妈妈夫妻两种的,鸡鸭鱼也是家里养的,周妈妈有些不好意思,“都是乡下家常菜,太太姑娘们别介意才好呢!”
乔冠杰笑道:“就是吃的这些家里养的才好。”
刘氏看着满桌子菜笑道:“今日是头一回,明日起也不必这么铺张,清淡些方好!”
周妈妈知道他们一家子来这里是为上坟,自然是要吃素的,笑道:“明日都是素斋,今儿太太爷们可多吃点,姑娘做了好几个菜,我这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子都没见过,太太少爷们开开眼了。”说着打开敏嘉做的几个菜。
乔冠杰看了,对敏嘉笑道:“刚听说是你去做菜,我还不信呢,你这小丫头哪里学来的?”
乔氏给母亲兄长布菜,“她小孩子家也不知做得怎么样,都尝尝吧!”
杜羽笑着对妹妹道:“不必忙了,都是一家人,咱们不拘这些礼节!”
乔氏这才坐下了,众人先尝了敏嘉烧的几个菜,都赞好。
翠柳在旁边吹嘘道:“咱们姑娘能做一桌的全鱼宴呢!”
乔冠杰笑道:“明儿请你做大师傅,给舅舅教几个徒弟出来。”
杜羽笑道:“那我们都有口福了!”
刘氏见儿女齐全,一家人说说笑笑,心中欢喜,多吃了半碗饭。
次日一早,众人准备了纸钱,酒、肉、点心、果子等祭祖用品,一家人往山上上坟去了,乔家的坟地坐落在山上,四面开阔,风景秀丽,当日风水先生也说这地极好,乔家老太爷就买了这个山头,把先祖的坟都挪到了这里。
正值春季,坟头干干净净的,明显有人打理过,老赵今日亲自领着众人来了,刘氏立在乔肃的坟前,对杜羽道:“你父亲一直惦记着你,他走的突然,十来年了,今日你回来,给他磕几个头,叫他安心吧!”
杜羽看着墓碑上刻着“先父乔公肃之墓,子乔冠棋、乔冠杰”!
乔惜月盯着看了半响,想起父亲在世对自己的疼爱,父亲走后孤儿寡母被人欺凌,忍不住眼泪直流,抽噎起来,敏嘉忙取了帕子给母亲抹泪。
敏轩安慰道:“母亲,你还有姐姐和我,我们不会离开你的!”
乔惜月闻听此言,捂着眼睛呜咽起来。
杜羽知道妹妹的心事,在都城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回到家里怕母亲担心,也不好说,如今在父亲的坟前,再也撑不住,她也曾是个无忧无虑的大小姐,父亲的掌上明珠,他拍着妹妹的肩膀,道:“父亲今日见着咱们团圆该是高兴的!”
刘氏见女儿哭泣,也撑不住流下眼泪,对乔肃,她也说不清究竟是怎样的感情,他当日买她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却也帮她脱离了牢笼,平日对她也不错,他走的突然,她青年守寡,还被夫人赶了出来,她的长子失踪,小女儿被人欺负,没法给人做了妾,到头来大了肚子又被抛弃了,受了多少白眼,多少苦。
乔冠杰扶着母亲劝道:“娘,今日哥哥姐姐都来给父亲上坟,这也是你盼着的,你伤心,姐姐也止不住!”
刘氏这才止住了,一家人磕头烧纸毕方回来。
刘氏下山的时候还对老赵说:“坟头干净,多亏你打理了!”
老赵忙道:“老奴留在这里就是守宅子守坟地的,亏得这个,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才硬朗起来!”
乔冠杰道:“我看墓园有些旧了,苏州雨水多,也该修修,这里我不熟,劳烦赵伯伯请些工匠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