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店-《乔木可栖》
第(2/3)页
敏嘉却说,“乔叔叔,那铺子原先是做什么的,空了多久?旁边做的什么营生?”
乔安回道:“原先做茶叶,只是先前的老板货船翻了,赔了本,只得关店退租,去年冬天就空着了,只他这个铺子地儿不小,租金贵,听说有几家问过,皆没了下文,至于旁边的铺子,有香料,还有首饰,古董,当铺,成衣铺子也有几家,其余都是不相干的。”
敏嘉听了觉得有戏,跟着乔安去看了,原来是南安街延伸出来的一条巷子叫彩衣巷,不算主干道,不过位置也算不错了,铺子上下两层,大概有两百多平方,门朝南,后面的小院子,东西都是厢房,有八间屋子,小院中间有口井,一棵老槐树,旁边确实有香料首饰铺子,圈子还不错,敏嘉想了想,想必这铺子也急需租出去,就央着乔安去跟对方谈先付半年的租子押金,主家说没这么做过,见他们是外乡来的,只不点头,正是焦急的时候,红英来取衣裳得知他们在寻铺子,还是南安街尽头的彩衣巷,顿时笑了。
“要说咱们两家还真是有缘分,我们奶的铺子就开在那街上,那香料铺子就是我们奶的,这街上多半是熟人,夫人瞧上哪家了,我回去跟奶奶说一声,请我们大爷去说和。”
乔氏听了无不欢喜,那董老板听说是邓家奶的朋友,有邓家大爷从中作保,先付了半年的租金加定金,打了折扣,付了六百两,签了租契,因这铺子不算太旧,里面的柜台桌椅家具一应送与他们,敏嘉不打算花大价钱装修,画了几个现代的人模柜台交给乔安,让他寻手艺人做了,其余只打扫干净,买了一些摆件装饰,敏嘉特意画了几套春装,乔氏几个做了,等人模一到,给模特穿了衣裳,带上假发首饰,乔氏等人都特别新奇。
碧桃道:“小姐是怎么想到的,我还是头一回见着。”
敏嘉只得胡乱编了几句糊弄过去,因这边房舍多,乔氏几个商议把之前刑家村的屋子退了,搬到彩衣巷,乔氏母子三人住东边三间,对面的三间,碧桃绿梅一间,绣兰、绣竹、绣娟一间,绣雅、绣画、绣书一间,剩下的两间屋子,一间做了仓库放些杂物,一间做了厨房,乔安住在前面店铺里,正好守店,楼上三间屋子,一间茶室,一间大些的做绣房,剩下的做了成衣间,楼下是招呼客人的雅间,除了成品展示,再无其他。
忙忙碌碌到二月十八方开业,邓奶身子重并没有来,差了红英过来贺喜,乔氏为了感谢邓家,做了几身孕妇装还有婴儿的肚兜鞋袜送过去,邓奶自是欢喜,提前给几个姐妹打了招呼,十八那日蒋二奶奶,尤四太太等几人都去捧场,乔氏也大方,给了他们每人一块系着梅花络子的铜牌,都是按照她们的喜好定制的,有了这个铜牌,就是乔记的贵客,终生享受乔记的折扣优惠,几位夫人小姐虽富贵,不过在富商豪门云集的都城算不得什么,哪里有这样的体面,顿时喜笑颜开,又介绍了不少亲朋好友过来,开业初日就接了不少单子。
活儿多了人手就有些紧了,虽说买了六个小丫头都是做针线活的,前面店铺没人招呼客人,端茶倒水烧饭的也没有,敏嘉盘算了一下,手中还剩不到二百两的银子,须用在刀口上,遂又给乔安一百两银票,买两个小厮,面善些能说会道的更好,两个周正些的姑娘,年纪十五六岁就成,一个老妈子,干些粗活,再有一个会做点心的厨役,不到五日,乔安便带了人过来,两个少年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眉目清明,只是瘦了些,两个姑娘,肤色白皙,模样还算周正,眼神怯怯的,一个老妈妈局促的牵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手中还抱着一个睡着的小丫头,乔氏敏嘉看了看乔安。
乔安这才走到一边回说:“两个小子倒还好找,只是模样好的姑娘价钱贵,都往那个地方送去的,这两个姑娘之前病了一场给落下了,我瞧着该是人贩子给折磨的,底子还行,只是能烧饭的却不好找,这个老妈妈是自己主动来的,这孩子是她孙子孙女,一家子只剩祖孙三个,沈老板折价卖给我们,小的便问了几句,老妈妈是豫州来的,说是大户人家的厨房管事,因主家坏了事被发卖了,儿子媳妇早已去世,只留下一双孩子,但凡大户买人都不愿买小孩子,因此耽搁至今,我见她还算老实,就领了来给夫人过眼,这钱还没结清。”
乔氏看了这位老妈妈,见她年纪不过四十多岁,头发已苍白了一半,必是遭逢了大劫的,又见两个孩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抱在怀里的小丫头连双鞋也没有,只套了双破旧的袜子,男孩的裤脚短了一截,都城的初春寒冷,那露出的一截小腿发青,知是冻得狠了,心下不忍,问她,“妈妈可会做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