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前一阵子跟吕坤、何心隐、颜山农等人相交,他才逐渐发现,自己真正的支持者,是这些愿意从根本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这些人虽然现在还不多,可只要道路正确,就会越来越多。而他与这些人之间,就一定切断恩相-门生的关系,从源头上就要革新。 当然了,这种方式也只能慢慢延伸出去,而且也不能完全跟士大夫气息割裂,毕竟,他朱墨是在变法,不是在干别的。如果没有士大夫气息,百姓反而会无所适从。 三人开诚布公,在文渊阁值房聊了一上午。 李贽的想法果然十分接近何心隐,但又比何心隐高明很多,颇能以士大夫的方式讲出革新的道理。 朱墨以前了解还真不多,对他的几句话可谓是印象深刻,比如他说“天之立君、本以为民”,对百姓和各行各业,要“顺其性不拂其能”;“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天生人本无贵贱之分;而对于天下严党缙绅天天挂在嘴边的“圣人之制”、“圣道之治”,他差点飚出脏话,说已经在写一本《焚书》,要把这些东西彻底清理一遍…… 可以说,这个李贽,走得比谁都远,已经对整个体系进行了全面动摇,甚至已经接近了朱墨所知的治乱循环之律。对此,朱墨真的有一点震撼。 很显然,李贽这套东西如果说出来,被严嵩、徐阶他们知道了,多半会被抓起来,直接在狱中打死了。 朱墨见他犹自说得激愤,拍拍他肩膀道: “卓吾啊,下一阶段变法,你说的这些都还 第201章 志同道合的关系[2/3 会跳出来的,到时候就靠你了……何心隐、颜山农两位已经去江南主持书院,等京城的案子办完,我们也一起下去吧。到时候你们就做变法的喉舌……” 吕坤、李贽现在都是文渊阁中书舍人,只有七品官,但对举人而言,也已经不小了,在京也可以住到官舍。但李贽的脾气跟吕坤也差不多,打死也一定要清静地方,于是乎一起住到僧舍里去了。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kΑnshu伍ξa …… 回到家, 老仆送上来一封信,说是一个叫丁纯的人送来,等不及走了。 朱墨打开,却是两封,一封很短,还是木炭匆匆草就,写道:朱公子,此信乃王慎中所覆,五言艳诗之事已明。笑。 而再打开底下那封,越看越是心惊—— “笑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