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日后,晌午,大雪已停。 朱墨带着火枪兵进入大同府。 他和赵士桢各乘一骑、并肩而行,身后是百人骑枪队,乍一看很有一番威势,惹得百姓沿途指点不已。 而一路上,两人也发现,大同这边的灾情要更严重一点,但两个锦衣卫已经分驻两镇,众官自然是不敢截流、贪污,王命旗牌和锦衣卫两道发力,大家也都不敢怠惰,灾民们倒是安顿得比宣府还好一些。 但是有一点不同——大同城内,总是有一种慌乱紧张的氛围,并不像宣府那样秩序井然。 朱墨只觉得街上的行人、商旅,脸上都有一种痛苦之色,见了他的百人队,更是越发紧张害怕…… 这几日, 他和赵士桢一路为伴,已经颇为知心,且原先竟没看出,赵士桢不仅是个优秀的工匠,也曾读了不少书,早年是想科举的,后来才放弃。 此时, 赵士桢也觉察到异样,低声道: “朱公子,这大同府有点不对劲啊,怎么百姓那么怕官兵呢?” 朱墨自然也有同感。 “再过三天就是小年了,这里怎么也看不出一点喜庆?” 赵士桢心思细密,几乎处处都说到朱墨心坎上。 朱墨叹口气,道:“谁知道呢?鞑靼刚刚入寇,那么多人被抢掠,自然是害怕了……” “可咱们是官兵啊!” “呵呵……” 朱墨不想多说了。 这一番景象的后面,自然是严家、饶阳王这些人常年压迫所致,也算是见怪不怪吧;只是,百姓畏惧官兵却真的比较少见。这后面应该有不少故事,也许就跟那些饶阳郡王的私兵有关? 正疑惑间,前方一片鸣锣开道声—— 铛! 铛! 百姓哗的一下分散两边,中间高头大马骑来的,正是巡抚杨选,身旁是总兵官吴瑛,身后则是大同府的属官二十多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