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小寡妇上坟-《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可见朝廷赏罚分明,公道自在人心。此役是湘军的立身之战,对湘军官兵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以此役为题材的戏剧,成为湘军戏剧的代表作,对于教育新兵、提振士气极有裨益。
武昌之战,发生于靖港之战的次年。这一战极为顺利。
当时,原本主持西征战事的太平军骁将韦俊,被杨秀清调回扬州。负责守卫武昌的,是韦俊的弟弟韦志先,被杨秀清封为国宗,提督湖北军务。
哪知道,这个韦志先完全是个纨绔,被湘军吓破了胆。他放弃了武昌城外的天险,把太平军收缩至武昌城内。
湘军顺利扫清武昌外围障碍,水陆齐驱,直逼武昌城下。太平军屡战屡败,韦志先失去信心,擅自弃城逃跑。
主帅一逃,太平军守军崩溃,湘军顺利克复武昌。杨秀清闻讯震怒,不顾韦志先的国宗身份,也不顾韦昌辉求情,下令斩杀了韦志先。
武昌之战后,湘军略事休整,继续向下游进攻,准备夺取江西九江。要进攻九江,就得先攻克田家镇天险。
田家镇位于长江北岸,与南岸半壁山共同构成天险。长江流经至此,陡然变窄,宽度仅有五百米,水流非常湍急,且有漩涡,水文复杂。
此处天险,号称“楚江锁钥”。太平军东王杨秀清认为田家镇为“天国咽喉,上下通衢”,是“最为紧要”之地,派当时的燕王秦日纲主持田家镇攻防。
秦日纲在田家镇修筑六道铁索,拦阻江面。又在铁索后面设置数座大木簰,木簰高达十几米,犹如一座堡垒,可设置炮位。又在半壁山驻守重兵,防守长江南岸。
湘军陆师先到,与太平军抢夺半壁山天险。罗泽南亲自带队,与太平军鏖战。秦日纲则亲自坐镇半壁山大营,指挥太平军拼死抵抗,太平军多名国宗战死。
太平军不敌,最终放弃半壁山天险。湘军陆师占领半壁山天险后,水师战船冒险沿着水流湍急的南岸航行,用大火熔断江面上的铁链。
湘军水师突破铁链,急棹四十余里,直达长江下游的武穴。然后回船上游,或炮击,或火攻,把太平军水师战船烧得干干净净。
此役之后,太平军水师一蹶不振,长江上游成了湘军水师的天下。
湘军接连在武昌、田家镇大胜,一向谨慎的曾国藩也变得轻敌,觉得可以一鼓作气攻下天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