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王有龄灰心丧气-《1850再造中华》
第(3/3)页
按照国民政府的官制,王有龄的职务,级别比扬州知府低半级,实权更远远不如扬州知府。
他的月收入只有这20元法币,但衣服、伙食等杂项开支都由官府提供,师爷幕僚也全都纳入官员编制。另外,官员子女入学、住房看病等事项都有优待。
因此,王有龄的20元月薪近乎纯收入,养活一家人足够了。新政府禁止买卖丫鬟,又禁止轿子。王有龄不用买丫鬟,又不用养轿班,20元月薪可以过得很滋润了。
这已是几次加薪后的成果了。革命军没有坐大之前,官兵薪饷极低。就连杨烜这个革命军的统帅,最初也只有二两银子的月薪,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王有龄说辞官,完全是矫情。社会上盼着做官的人多得是。新政府实事求学,官员大有可为。办铁路、修桥梁、办新学、办警察、修运河……
差事多得是,只要官员肯任事,办好了差事,准能青史留名,不比做生意风光?
胡雪岩知道王有龄的心事,便正色道:“雪公,我常常觉得,人活一世,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若不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若只是贪图享乐,那跟畜牲又有什么区别?
“你在国民政府做官,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了些,却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不是圣人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新政府打压官僚主义,官吏虽说不像以前那样威风了,却也能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对着洋大人低三下四。咱连洋人都不怕了,这不是最大的威风吗?”
王有龄自感惭愧,说道:“雪岩,我真是做官做糊涂了,见识还不如你。真是惭愧惭愧。”
胡雪岩猜测,王有龄不是不想做官,只是归降之后,地位一落千丈,未免有些垂头丧气。
满清治下,他是江苏布政使。按照满清的官场惯例,布政使只要没有大的过错,只要年龄不老,一般都会升任督抚。
改朝换代后,他原指望能当上江苏省长。谁知省长没当成,竟当了民政厅副厅长,还是个副职。副厅长与省长相去甚远,若是熬资历,得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当上省长?
况且,江苏人文荟萃,官场上人才济济。王有龄自感没了靠山,前途暗淡,颇有些灰心丧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