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胡雪岩造访扬州-《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离开民政厅,胡雪岩百无聊赖。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便到扬州大街上四处闲逛,寻觅商机。

    短短几个月功夫,扬州市面就恢复了繁荣。因为改作省会,扬州成了江苏的首善之地,发展蒸蒸日上,繁华程度已经超过了战前。

    胡雪岩自诩为经商奇才,生意原本办得有声有色。谁知道,革命军攻占浙江后,广东商人也来到浙江。胡雪岩的阜康钱庄、胡庆余堂中药店、顺记百货公司等生意都大受影响。很多老主顾都也辗转投入广东商人的阵营。

    他痛定思痛,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认为自己以前的成功,全靠官府的支持。革命军来之前,他背靠王有龄这棵大树,又攀上了何桂清这个贵人。

    江苏、浙江两省很多公款,都提存在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两省购买军械,置办粮草,也经常交由胡雪岩经手。因为这个缘故,胡雪岩的生意才能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可如今,何桂清已被国民政府公开枪决,王有龄也沦为了民政厅副厅长。胡雪岩没了靠山,又不懂现代企业制度,面对广东商人的进击,颇有几分大厦将倾的危机感。

    他打算出洋走一趟,一来增长见识,二来开拓商机。但“胡记公司”里有王有龄的干股,胡雪岩此番来扬州,就是想和王有龄道别,顺便讨论如何处置王有龄的干股。

    根据皇帝上谕,从晟武二年元旦起,也就是1856年1月1日起,帝国将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王有龄如何处置他的干股,胡雪岩必须当面向他讨教。

    经人指点,胡雪岩来到一处茶馆。这家茶馆的对面,正是复兴银行江苏分行。复兴银行是帝国央行,江苏分行即是央行在江苏省的分行,对全省钱庄、票号有着监管之责。

    来分行办业务的人,身份并不简单。有时银行里排队,来人便在茶馆落脚。有人在分行里办业务,其随从也在茶馆落脚。因此,这家茶馆生意兴隆,成为商人寻觅商机、交换情报,掮客撮合生意的重要场所。

    胡雪岩和随从找了张桌子坐下,点了小菜,要了黄酒,和随从小酌起来。他不是买醉,而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扬州人有什么生意上的名堂。

    扬州的茶馆,与杭州的茶馆大不相同。杭州的茶馆一般设有雅间,有钱有身份的人坐雅间,普通茶店坐大厅,彼此各不干扰。扬州的茶馆则设一大开间,摆满各式相同的桌子,不同身份的人都坐在一起,各不相违,怡然自乐。

    这家茶馆客人身份特殊,胡雪岩也不敢造次,树着耳朵倾听,果真听出了些花样。

    领桌有人讲,日本、南美的银价低,低得离谱。从中国发货,到日本、南美换回白银,只要海运顺利、货物销出,利润非常可观。白银拿回中国,换回法币,国民政府亦很欢迎,另有补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