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扩军与战备-《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由此而引出扩军问题。为节省军费,本次扩军以有限度的扩军为主。尽管如此,陆军人数的增加亦很惊人。

    陆军这边,野战军方面,实际上扩增了一个步五师、两个独立旅;守备军方面,苏浙闽台四省都要新增一个守备师。

    仅四个守备师,人数就有六万人。而步五师、独立旅人数不定,总数亦不少于五万人。

    海军方面,南洋舰队与内江舰队将新增不少海军舰船,船上作战人员增加倒不多;陆战队增加一个联队两千人;增设上海金山、江苏浦口、浙江宁波、福建马尾四个海军基地,每个基地编制人员约一千人。

    海军乃技术型兵种,此次扩军人数大约一万人。

    其他各部队,应尽快达成满编,但不得超编部队。譬如步二师,先后调出三个步兵团,实力已经空虚,又要在交趾开展均田运动。

    为此,总司令部将从广东、广西守备师各调一个机动团,转隶步二师,改编为步兵团。

    步二师剩余缺编人马,从交趾省、广西省征召。广东、广西守备师缺编的人马,从两省就地征召。

    革命军制度,守备师一般不出省作战,但必要时,亦可抽调精锐力量出省作战。因此,守备师在编有若干个守备团之外,又编有一个机动团,可以执行机动作战任务。

    革命军节节胜利,到革命军当兵也成为有志青年的进身之阶,深受欢迎。总司令部为此提高了征兵条件,又从民风朴实的地方优先征兵。

    广西全省、粤北山区、交趾南部、浙西山区、台湾高山族、闽西山区、江苏北部,都成为优秀兵源地。征兵工作亦是政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各级军政府的重视。

    第二项议程,便是战备问题。总司令部认为,克里米亚战争局势已经明朗。此战中,帝国两头吃,既向俄国提供武器,也向英法等国提供武器。

    但英法本身军备较强,在帝国订购的武器不多。俄国工业落后,从帝国订购了大量武器,后期已经无力支付货款,只能抵押土地。

    因此,在这场战争中,帝国实际上站到了俄国这边,支持俄国对抗英法等国。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帝国要征服东南沿海,需要俄国在克里米亚方向拖住英法列强。

    现在,由于俄军黑海舰队全军覆没,俄军只能依靠陆军苦苦支撑,败势已彰。而普鲁士、奥地利亦相继向俄国宣战,在俄军背后捅了一刀。

    冯可钦提出两项论断:

    一、俄军不久必将承认战败,与英法列强媾和。帝国已经征服了东南沿海,没必要再支持俄国,应当停止向俄国提供军火,并向俄国索取货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