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张国梁毙命-《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张国梁作此表示,部将不敢再表示异议。有个打头的部将说道:
“兄弟们跟着大帅,一路刀头舔血,从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穷光蛋,混成了二、三品的绿营武官。大帅就是兄弟们的衣食父母,兄弟们永远追随大帅。”
众将纷纷附和,张国梁放下心来。
于是,大家开始商议对策。讨论来讨论去,觉得有两条路可行:
第一,杀了徐有壬等一众文官,夺据苏州城,与城共存亡。苏州是座大城,百姓富庶,美女如云。捷勇都是亡命之徒,临死前拉苏州人垫背,可以死而无撼了。
第二,趁革命军没有包围苏州,立即率军撤往上海,与洋枪队合流。洋枪队战斗力不可小觑,再联合捷勇,足以与革命军一战。
张国梁沉思片刻,觉得第一个方法完全是破罐子破摔,决不可行。
捷勇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军纪也荡然无存。加之大营拖欠了他们好几个月的军饷,他们便公然四处劫掠,美其名曰“补足军饷”。
苏州最繁华的地方位于胥门一带。捷勇刚撤回苏州,就把胥门外的商铺劫掠一空,随即将其付之一炬。苏州绅民恨绿营兵甚于革命军。
为了平息民怨,张国梁斩杀了好几个败兵,又把捷勇主力驻于城外。
想到这儿,张国梁不禁暗自心惊:捷勇主力都在城外,城内只有几营亲兵。城内的清军,大部分都是巡抚的抚标亲军、冯桂芬编练的团练。万一徐有壬起了歹心,把自己困在城内,该当如何?
要么先下手为强,把徐有壬杀了或者囚禁了,然后夺占苏州城;要么趁早开溜,到上海联合洋枪队。
关键是,捷勇军纪不佳,苏州人本就讨厌捷勇,城内的士绅百姓都想投降。张国梁左思右想,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走第一条路。
他喟然长叹,说道:“苏州是座危城,城内官民皆要投降。道不同,不相与谋,我们立即出城,前往上海联合洋枪队。”
出城之后,张国梁巡视各营捷勇,只见官兵士气极为低落。以往他们看到张国梁,总是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张国梁或多或少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向他们嘘寒问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