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坚守城门-《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一直默不作声的洪仁发,此刻插话道:“总得有个时限。譬方说,限他明天早上投降。若不投降,咱们就发动猛攻。”
洪仁发虽没什么见识,毕竟是洪秀全的亲哥哥。洪秀全死后,洪仁发就负责“摄政”,实际上大事小事都倚重蒙得恩。
洪仁发既有这种表示,幼天王便按寻常所教的那样,吐出两个字“准奏”,就算结束了这次议事。
秦日纲正要走,却被蒙得恩叫住,说道:“燕王,东王升天后,天王府就全靠您维持大局了。陈承瑢形同叛逆,你可要与他划清界限呀。事毕论功行赏,燕王您就是头功了!”
秦日纲苦笑一下,急匆匆地离开了天王府。
路过一处圣库,秦日纲才想起自己还饿着肚子。他进入圣库,让里面的“典圣粮”准备了一锅大杂烩,美餐一顿,方来到清凉门。
才半天功夫,清凉门处的防御又有加强。革命军已经公开在太平军眼皮底下活动,在交通要道上设置路障、拒马。
秦日纲还抱着一丝希望,派人找陈承瑢谈判,准备继续劝降陈承瑢。
等了半天,陈承瑢才肯露面。双方讨价还价,总归是谈不拢。陈承瑢借口要与革命军商量,一去不回。
秦日纲再三催促,摆出了进攻的架势,扬言要立即进攻清凉门。陈承瑢才出来答话,随即开出了新条件:要求天王公开下达“罪己诏”。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洪秀全生前非常自负,坚信自己是上帝之子,自然不可能向臣民认错,更不曾下达过罪己诏。实际上,太平军虽然起于草莽,却其等级秩序看得特重,上官在下官面前,更是有着很高的权威。
若天王下达罪己诏,无异于自贬身价。天京军民刚刚经历过天京事变,人心浮动,对天王权威已有怀疑。因此,罪己诏之事,断不可行。
秦日纲对陈承瑢已经绝望,但此时天色已晚。此时若进攻清凉门,存在许多不便。秦日纲只得撂下狠话,要陈承瑢于次日天亮前投降。
双方不欢而散,曾经的挚友也反目成仇。双方都已知道,明天必有一场恶仗,都各自早早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日会战。
这一天时间,对于太平军来说,是白白浪费了。对于革命军来说,却是非常关键的一天。
三百多名南洋舰队的水兵,加上陈承瑢的家丁,总人数约为四百左右,人数上完全处于劣势。利用这一天时间,他们修筑好了工事,守城信心大涨,又向附近的太平军散发传单,有效动摇了太平军的军心。
次日黎明,秦日纲再次派遣使者,要求陈承瑢明白回话。陈承瑢依然模棱两可,试图拖延时间。
上午八时,秦日纲忍耐不住,决定发起进攻。他亲自督师,指挥手下的亲军进攻清凉门。
燕殿亲军,骨干大多是煤矿矿工。秦日纲早年做煤矿矿头时,为人慷慨讲义气,很受矿工的拥护。这些矿工在井下劳作,纪律性很强,成为太平军后,战斗力也很强,是秦日纲麾下的得力部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