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狡诈的普提雅廷-《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这一切,都离不开普提雅廷的阴谋诡计。
为表彰普提雅廷的功劳,1859年,沙皇将其封为伯爵,并晋升为海军上将。1861年,普提雅廷任教育部长。
至今,俄国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有一个很受本国人欢迎的滨海边疆休闲胜地,名叫普提雅廷岛。这座岛屿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历史上的阴谋家-曾任俄国驻华公使的普提雅廷。
现在是1853年,列强注意力正集中在克里米亚。克里米亚战争正式爆发于1853年10月,结束于1856年3月。战争刚结束没多久,英法两国便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对于杨烜来说,现在是1853年,正是越国发展的大好机遇期。按照历史推演,到了1856年,英法俄等国将把战略重心转移至中国。
到那时候,列强一定不会坐视中国强大。他们再来干涉中国内政,必将带着精兵强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是口头抗议了。
既然普提雅廷表现出了善意,杨烜明知有诈,也只得虚与委蛇,说道:“公使先生,我和您一样,期待两国之间能够建立更进一步的友谊。
“俄罗斯帝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几十年前,法国拿破仑皇帝把欧洲搅得天翻地覆。俄国联络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牵头成立神圣同盟,最终击败法国,重建欧洲秩序。
“《四国同盟条约》和神圣同盟,是维护欧洲秩序的坚固柱石。令人遗憾的是,圣地问题、东方问题一直困扰着欧洲各国。
“这一次,各国在克里米亚地区出现分歧,以致剑拔弩张。本王认为,各国都有自己的立场,都应保护自己的利益,都有理由做出坚决有力的行动。”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除了火上浇油,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听了这话,脸色顿时一变。英国公使文翰也变得凝重起来,盯着普提雅廷看。
西方有句谚语:“剥开一个俄国人的皮,就会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脉”。
俄罗斯罗曼诺夫皇室拼命与欧洲王室联姻,拼命向欧洲靠拢,却始终不被欧洲列强接纳。不管俄国人有多努力,欧洲人始终视其为“白色蒙古人”。
这自然有着地域上的偏见,但俄国人对领土的偏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令自命高人一等的欧洲人深为不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