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考成绩优异的进士,得入翰林院;成绩一般的,分发内阁各部担任主事;最差的,则要分发各省担任知县。 这部分成绩最差的进士,依然不容小觑。他们分发到省后,先到巡抚衙门报到,被称为“老虎班”。 “老虎班”与那些捐纳出身的、“保案”出身的候补官员绝不相同,属于“遇缺即补”,非常强势。 所以,即便是最差的进士,分到各省后,不出几个月就能担任知县,揣上印把子。 李孟群就是这种“老虎班”进士,分发广西,碰巧遇到广西天地会起义、太平军金田起义。 因他“知兵”,镇压天地会、太平军颇为得力,在一众颟顸无能的官吏中一枝独秀。短短两年时间,李孟群便升为南宁知府。 南宁与越南接壤,越南人时刻关注着广西局势。李孟群的威名很快就传到了越南人耳朵里,被越南人视为儒将。 不巧杨烜谋取南宁,李孟群有守土之责,被杨烜俘虏,继而投顺杨烜。 “小诸葛”旧事重提,揭李孟群的老底,除了好奇之外,就是想弄清楚:革命军真如宣传中所说,善待俘虏、重用降将吗? 若果真如此,镇西军不妨效仿明末关宁铁骑,归顺杨烜,求得杨烜的重用。届时,镇西军上可保全军官的富贵,下可保全士兵的性命,必为全军所拥护。 这一层深意,却是阮林所想不到的。他更关心李孟群刚才的话,“有些事情不便付诸笔墨”,到底所指何事? 李孟群已经听出了“小诸葛”的言外之意,坦然说道:“不错,敝人就是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前清南宁知府李孟群。敝人已经弃暗投明,归顺了越王。 “越王心胸开阔,海纳百川,对敝人十分优容。现在,敝人已是暨南军政府参议,又蒙罗大帅所托,特意游说镇西军投降。” 阮林并不接李孟群的话,而是问道:“敢问李先生,参议是个多大的官?” 李孟群撒谎道:“打个譬方吧,放在阮朝朝廷里,军政府参议地位在六部尚书之上、内阁大学士之下。” 阮林和“小诸葛”都不熟悉暨南军政府的官制。按李孟群的意思,他这个参议,大概相当于阮朝的“御前大臣”。 御前大臣顾名思义,就是皇帝身边近前的大臣,其地位和尊崇程度非同一般,得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满清和阮朝的御前大臣,常由出身宗室的亲贵担任。 那么,李孟群能担任参议,可见他极得杨烜的信任,也足见杨烜对降将并无偏见。 “小诸葛”心里有底了。接下来,就要“讨价还价”了。他斟酌词句,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