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奸臣当道-《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阮缵夫生前担任北圻经略大臣,对北圻情势极为熟悉,定的是‘先抚后剿’的策略。他招降天地会山堂,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稳扎稳打,屡战屡胜,打得蝗贼无法招架。

    “由此可见,缵夫的策略是正确的。阮知方主张以守为战,以战为守,与缵夫的遗计相合,并且有所升华。这两人一个是北圻经略大臣,一个是南圻经略大臣,都是国之柱石,对国情一清二楚。

    “他们都主张稳扎稳打,徐图缓进,岂非巧合?为江山社稷计,臣以为要相信阮知方,坚持以守为战,以战为守。”

    阮朝的北圻经略大臣、南圻经略大臣职权极重,各掌全国三分之一土地,堪称一方诸侯。

    阮伯仪搬出阮登阶、阮知方两位大臣,就是想使嗣德帝回心转意,不再亟亟于决战。

    嗣德帝果然受到触动,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张登桂见状,越前上奏,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阮登阶做北圻经略大臣时,对手是高伯适率领的蝗贼。蝗贼虽是北圻人,毕竟也算是我朝的子民。高伯适虽然谋反,却也曾是我朝官员。

    “北贼贼首取王号为越王,用夷变夏,意欲吞并所有五岭以南地区。况且我国曾是中国故土,至今仍是清国藩属。北贼志向不小,向北意图颠覆满清,向南意图吞并我国。

    “我与北贼,势不两立,不是他死,就是我亡。现在,北贼已经冲进北圻,逼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再不与之决战,难得还要等他们攻进顺化吗?”

    张登桂故意混淆话题,力主与征越军决战,暗指阮知方避敌不战。他知道嗣德帝最好面子,最经不起激将。

    果然,嗣德帝态度转变,说道:“北贼欺我太甚,真以为我越南无人了嘛!”

    这话说得相当严重了!

    群臣察言观色,纷纷附和起嗣德帝,恨不得立即与征越军决一死战。

    阮伯仪见状,心里恨极了张登桂,又恨极了殿里的同僚,觉得这些人不顾大局,趋附奸臣,杀之亦不足惜。前线的阮知方苦苦支撑危局,朝中大臣不支持,皇帝不信任,这让阮知方怎么打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