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怡和公司-《1850再造中华》
第(1/3)页
怡和行状告怡和洋行侵权案,已经告一段落。不出意外,怡和洋行败诉,只得更改名字,公开向怡和洋行道歉、赔款。
怡和洋行本就以东方贸易起家,主营业务都在中国,日后还要与暨南军政府打交道。败诉之后,洋行老板也只能忍气吞声,以便继续维持怡和行在中国的生意。
怡和行刚改组成为怡和公司,采用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组织架构。它原是一家贸易垄断商行,辉煌一时,却滑落已久。
改组为怡和公司后,伍崇曜担任董事长,颇思振作,迫不及待地想为造火枪火炮、蒸汽战舰,既为中国人争口气,也帮杨烜挣点面子。
可他是个旧商人,空守着千万家财,却无处用力,还得靠杨烜帮他引线搭桥。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从新宁公司、邕宁造船厂引进技术。
军火、造船,放眼全世界,都是工商业的明珠,也为黑旗军、军政府所急需。
造船方面,已经有了眉目。怡和公司牵头收购了柯拜码头,又有军政府作保,与邕宁造船厂合作建厂。
军火技术,是军政府的不传之秘,轻易不会外泄。在杨烜的撮合下,新宁公司决计向怡和公司转让军火技术。周锋此行来广州,便负有这种使命。
技术转让,又是核心军工技术,往往涉及到无休止的谈判、试探、交换。周锋来时,新宁公司董事会亦曾开会,要周锋据理力争,尽可能地为新宁公司争取利益。
可到了越王府,杨烜只用一顿饭局,举重若轻,风轻云淡,就谈妥了技术转让的原则。
演示完样枪样炮后,周锋到越王府赴宴。他还没落座,就注意到了唐廷枢,跟在杨烜和伍崇曜后面。
唐廷枢是新宁公司总经理,之前受公司委派,在广州设置钢铁厂分厂,为广三铁路制造铁轨。
周锋情知不妙,忐忑地坐了下来。
杨烜先带大家喝了一杯,随即开门见山地说道:“新宁公司转让技术给怡和公司,需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合作共赢。
“新宁公司地处广西新宁州,位置偏僻,距离出海口很远,并非理想的工业基地。与之相反,广州长期对外开放,海商资本充足,又地处珠江入海口,发展工业再合适不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