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陈留阮氏,果然俊杰辈出!-《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2/3)页

    若刘铄精读过三国,必然会清楚,阮瑀便是建安七子之一,文采卓著,汉末军国书檄,多为陈琳、阮瑀所作,笔锋极其犀利。

    阮氏家族同样能人辈出,其子阮籍,官居魏国步兵校尉,乃是鼎鼎大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之兄阮熙,魏国武都太守。

    其子阮咸,亦是竹林七贤之一,旷达不拘礼节、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晋朝散骑常侍,且其善弹琵琶,精通音律,著有《律议》。

    阮咸子阮瞻,西晋时太子舍人。

    阮孚,东晋时赐爵南安县侯,任吏部尚书,“兖州八伯”之一。

    ......

    总之,阮氏家族可谓人才辈出,乃是真正的兖州世家豪族,可绝非陈宫、程立这样的地方豪族能够相提并论。

    不过,刘铄虽然只是粗通历史,忽略了贤臣,但经此一事,同样让他感受到了眼前男子的与众不同。

    因为这里绝大多数士子,尽皆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唯独阮瑀此人,对整件事有自己的理解与构想,且经过了严密的推演。

    否则!

    他绝对不可能一针见血的,便把当前的要害问题指出来。

    刘铄承认,自己的确埋没了一个人才。

    “你很不错。”

    刘铄率先夸赞了对方。

    “多谢郡守。”

    阮瑀只是淡淡地揖了一揖,眸中没有半分波澜,他似乎依旧在期待着刘铄的回答。

    此刻的刘铄面上虽然保持镇定,但内心深处已然狠狠招呼了阮瑀一百八十遍。

    虽然,他料到了士族子弟不好忽悠,但没曾想,其中居然隐藏着这样一位大神,简直通过一己之力,拉高了满厅士族子弟的智商。

    虽说不至于让刘铄前功尽弃,但不得不承认,被他这么胡搞一下,很多士族弟子同样心生疑窦,开始期待刘铄的应对策略。

    刘铄长出了口气,他知道自己避不过,因此只能腆着脸面对,给出他自己的答案:

    “其实答案很简单。”

    “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