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薅韭菜的狂欢-《嫁给残疾糙汉后,我儿女双全了》


    第(1/3)页

    什么户部退下来的老先生,明明是孙先生的独门秘技。

    孙先生无偿教给了书院的账房,还提议将来书院可以专门开1个班来教记账,到时候不会缺人来学。

    那些念过几年书又无望科举的,还有1些苦于账目不好查的生意人,在知道这种记账方式的好处之后,必然会蜂拥来学。

    书院既能创收,又能教给很多人1项谋生的手段。

    孙先生说:教育育人不能只局限于圣贤书,要包容,要海纳百川,1个好的书院,既能培养出杰出的官员,也能培养出杰出的先生,杰出的农人,杰出的工匠,和杰出的商人。

    只是眼下想全部做到不可能,但也可以努力去尝试着多做1点。

    比如新的书院开设账务分院。

    她当时是这么跟沧澜先生说的:“读书提起钱来总嫌弃有股子铜臭味,岂知银钱是整个国家的血脉,没了银钱,或者是银钱管理不好,1个国家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

    人不能靠着鄙夷银钱来标榜自己的清高,真鄙夷银钱,有本事别用啊!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将来要入仕当官的学子,学好了算账的法子,将来作1方父母官的时候,管的可以1个地方的钱,把银钱管好了,这个地方就算是管好了1半儿!”

    孙芸就这么跟沧澜先生提了1嘴,沧澜先生就真的将这件事放到了心上,在范先生聊天的时候总是感慨:孙先生心怀天下,老夫自愧不如啊!

    (孙芸:我只是想借青山书院的手,培养1些军户子弟,给他们1条出路而已……帮蒋绍收买人心啊!)

    来送钱的老爷们心情沉重地来,走的时候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帮逆子,等把他们从牢房里捞出来就打断他们的腿!

    真是蠢货!

    他们是什么人家儿?

    敢跟定西侯府直接对上?

    谁知道外头传的是流言还是真的?不管是流言还是真的,定西候府还没垮呢!

    没垮就不是他们这些人能硬钢上去的!

    蠢货1个个的!

    特别是曹东亮的爹!

    他们都不带他1起,就怪这个臭不要脸的嘴上不把门儿,把他们全都害了。

    这些人也不全是生意人,少说有1半儿是附近几个府邸的官宦人家。

    只是当官的不好直接出面,跟来的都是家里的兄弟。

    从青山书院里出来之后这些人就提议:“这5万两银子咱们得去找姓曹的要,这是他儿子惹出来的祸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