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祠堂里,刘姓人家的男人们,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这些河南人也不容易,千里迢迢,大老远地来了,再往哪里撵呢?再说了,刘家寨地方大,人口少,土地贫瘠,自然条件也不好,既然这些河南人不嫌弃,要在这里生活,就由着他们算了,多少还给庄子增加些人气。 于是,刘家寨的刘姓人家,收留了流落到此的王姓人家。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刘家寨有了王姓人家。 后来,王姓人家也没有离开刘家寨,而是和刘姓人家通婚,结果就都是亲戚了。如此一来,亲戚道里的,咋再好撵人家走呢?! 再后来,经过将近一百余年的繁衍,王姓一族也渐渐兴旺了起来,成了刘家寨村第二大姓的人家。 在刘家寨刘姓人家收留了王姓人家数十年后,王姓人家中,有个名叫王占龙的,渐渐发达了起来。 王占龙的家,就住在靠山乡刘家寨一社。 刚解放的时候,王占龙二十岁,因人活泛,机灵,肚子里有些文化,能说会道,能写会算,有眼色,会来事,就公家看上了,就被抽到乡上去帮忙。帮来帮去,王占龙把自己给帮成了乡上的工作人员,被分配在靠山乡供销社工作。在供销社工作期间,王占龙先是干营业员,后来是会计,再后来就升为靠山乡供销社的主任了。 时间到了一九九0年,在沿山县靠山乡供销社当主任的王占龙60岁了,按规定,要退休了。 王占龙的婆姨名叫张菊花,没有工作,是个农村妇女,在沿山县靠山乡刘家寨村一社种地。 王占龙和张菊花老两口共生育了三个子女,老大是丫头,名叫王婷,当年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老二、老三都是娃子。王占龙的大儿子,名叫王军,十四岁,在乡中学上初二;王占龙的小儿子,名叫王兵,十一岁,在村小学上五年级。 那时候,子女的户口跟母亲;所以,王占龙的三个子女,都是农村户口。 若是没有过多照顾老同志的政策,王占龙直接退休就行了,也就没有后面要讲的故事了;然而,当时沿山县有个政策,就是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在退休的时候,可以相应地安排一个子女顶替招工。 根据这个政策,在王占龙退休时,可以安排一名子女顶替招工。问题是王占龙三个子女中,两个儿子岁数小,不符合国家年满十六岁才能招工的政策;符合国家招工政策的,恰恰是王占龙排行老大的丫头王婷。 这个情况,把精明了一辈子的王占龙给难住了。 在农村,特别是在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王占龙虽然当了一辈子的国家干部,但他是在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当干部;所以,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王占龙也有,有时候还非常严重。 即将退休的王占龙心想,就算是顶替招工,也得儿子来顶替招工嘛,毕竟儿子是自己的,要传宗接代哩,能有个工作,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至于丫头嘛,是自己亲生的,这个不假,但将来长大了,毕竟是要嫁人嘛!等到将来丫头子嫁人了,不就成别人家的人了嘛,要是把自己的工作,让丫头顶替招工了,不就等于把自己家的工作,让给别人家的人了嘛。 丫子毛的!这个事情太亏! 因为要把自己家的工作让给别人家的这个事情,王占龙一想起来,就心疼的不行。 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着实把王占龙给愁住了,愁得王占龙整夜里都睡不着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