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操控奥斯卡的男人-《华娱之巨星推手》


    第(2/3)页

    而在2o12年,为了让“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成功登顶,韦恩斯坦甚至聘用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出马为其公关,以达到在媒体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总结起来就是,洗脑本领哪家强?韦恩斯坦三板斧!

    第一斧:操纵媒体影响评委观感!

    韦恩斯坦很早就认识到了媒体对奥斯卡最终结果的影响。

    而作为这一观点的佐证,“奥斯卡史上最大冤案”的1998年颁奖典礼当然得一提再提。

    面对强大的对手《拯救大兵瑞恩》,韦恩斯坦不但雇佣了专业“水军”全城抹黑“瑞恩”;另一方面,他让《莎翁情史》的硬广铺天盖地的同时还邀请评委们参加一切免费的各色酒会,举办各种各样明星出席的私人放映以及买断多个娱乐媒体专栏密集报道自己的影片。

    有人做了统计,1998年前后一般独立电影的奥斯卡公关费用大概在25万美元,大制片厂一部影片公关费约为2oo万美元,而韦恩斯坦为《莎翁情史》砸下了5oo万美元,并且涉及一些违规操作。

    其中一个例子是,在《莎翁情史》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之后,韦恩斯坦迅的为“莎翁”导演约翰·麦登准备了一系列的派对。受邀者中有三位深具影响力的学院评委,著名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编剧杰伊·普莱森·艾伦和编剧大卫·纽曼。

    事实上这已经违背了学院的评选规定:制片方不得为被提名者举办有学院成员参加的社交活动。而韦恩斯坦对此的解释是:“我很抱歉有三位学院成员在场,但那是个新闻现场,你要是想制造新闻,那就不得不弄几个名人过来。”

    在2o12年的评选中,韦恩斯坦公司给《好莱坞报道者》的订户们了“供你参考”的电邮。其中引用了评论家塞尔玛·亚当斯的话:“梅丽尔·斯特里普上次拿小金人已经过了29年了!《铁娘子》中的表演理所应当让她再赢一次!”这也应该是触犯规则的,因为“供你参考”信息中不允许提及过往的奖项。然而韦恩斯坦经由第三方,利用了规则上的漏洞。

    而打违反规定擦边球对于韦恩斯坦来说显然不是仅此一次。利用规则改变带来的漏洞,《上帝之城》在2oo4年收获了4项奥斯卡提名,而在2oo2年奥斯卡它参选最佳外语片时甚至失败了。韦恩斯坦告诉《娱乐周刊》:“我们做了清醒的决定,把这部影片在影院里留了54周。”而为了在行时间上可以参加奥斯卡评选,韦恩斯坦甚至将这部影片反复行了三次。

    第二斧:电话轰炸评委推荐影片!

    1997年《纽约时报》上一位曾经亲身体验过韦恩斯坦的公关策略的评委撰文写道:“据一些学院成员说,米拉麦克斯(韦恩斯坦影业的前身)打电话又早又勤。约翰·埃里克森是居住在新墨西哥州圣达菲的一位退休演员,他说自己最近接到过好几次米拉麦克斯代表的电话。第一通话,他们就询问他是否收到了《弹簧刀》,并且催促他尽快观看。

    过了几天,那位代表又打电话过来评估埃里克森先生的观影感受。代表还着重推介了比利·鲍伯·松顿在这部影片中的卓越表现,他在《弹簧刀》中自编自导自演,饰演了一个刚刚被放出医院的精神病杀人犯,25年前他用弹簧刀杀死了母亲和她的情夫。“那位代表说:‘你难道不觉得他很棒么?我希望这够得上一个提名。’”埃里克森回忆道。

    偶然或是必然,米拉麦克斯的游说被证明是成功的。埃里克森先生兴冲冲地在选票上提名松顿为最佳男主角,即使他在接到电话之前没怎么听说过《弹簧刀》这部电影,而且他原本以为这是部史泰龙的电影。

    米拉麦克斯对埃里克森先生的劝诱可不止于此。在得知圣达菲地区还有一位学院成员后,米拉麦克斯在二月初为他们安排了一次放映。埃里克森和其他人这回一股脑就能在本地影院的大银幕上看到《马文的房间》、《弹簧刀》以及伍迪·艾伦的《人人都说我爱你》等多部影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