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冠礼-《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第(2/3)页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那么微臣就先告退了,殿下想必也明白了微臣今日来此的心思,所以臣也先放一句话在这里,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羊氏是肯定会站在殿下后面的!”末了,羊玄之终于代表羊氏对司马遹做出了肯定的选择—支持!这也是羊玄之第一次亲口把话给挑明了说出来,毕竟以前的羊氏虽然对司马遹在洛阳的各项工作都很支持,可是却从来没有公开表过态,这也是羊玄之多年来亲眼看到司马遹的努力,再被他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来不俗的政治智慧所折服而做的最终决定!
司马遹听了这话才大喜过望,比他听到将要加冠还要高兴,又有一个世家决定支持自己了,自己的本钱又厚了一点!
…………
虽然大部份人对太子即将举行冠礼表示支持,可还是有那么一两个心里会有不满的,只是大局已定,他们也改变不了朝中大势,再加上他们自己正在进行的某些事情也是重中之重,司马遹加冠的前期工作还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未成年男子加冠,对于任何一个大家族来说都是极其重大之事,更何况现在要加冠的人选是身为太子的司马遹,这其中的繁琐就不用多言了!
简单一点说,某个男子要举行冠礼,一般这个日期都需要两个月之久,当然大部份时间都花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面了,这举行加冠的地点一都在家族的宗庙之内,现在司马遹要加冠,自然也要在皇家宗宙之内举行仪式!
其次,在冠礼举行的前十天,受冠者还要先请道士卜筮个黄道吉日,如果十日之后不吉,那就筮选下一旬的吉日,选定了吉日之后,在举行冠礼的前三天,还要请亲朋好友前来观礼!
尽管这准备的时间很长,可是前期却不需要司马遹自己动手,下面自然有太常寺的一帮官员来忙活这个事,只是太常寺也派了一个太常博士前来教导他关于加冠要注意的各项事宜和其中的礼仪问题,太子要是在加冠时出了差错,那可就是天大 笑话了!
这个事反正不是很急,反正没几天就要过年了,291年的元日大朝比起往年来显得要冷清一些,因为武帝殡天,所以大朝时没有歌舞,没有声乐,本来这些都在朝中众位大臣的意料之中,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杨骏在这时候又出了两次大丑,让朝廷里面本来还在摇摆之中的世家都下定决心,转投倒杨一派的怀抱!
第一件事就是杨骏又要改元了,在天下大一统的时候,古语有一句话叫做”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要知道这年号可不是随便能改的,当初武帝一死,杨骏就把武帝的”太熙”年号改为”永熙”,那时候就让人嘲笑他无知了,现在惠帝继位之后的第一次元日大朝,他又要改元,这不是说他知道前面犯了错,现在要改回来吗?可是杨骏这种一错再错的行为就更让大臣们心中不爽,凭什么你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就要站在我们这些有才之人的头上吆三喝四,拉屎撒尿?
再一件事就是杨骏公然下令宗室诸王与各地诸候来京之后不得谒先帝陵!这话一出,又在朝中掀起滔天大波,虽然大臣们都知道这是杨骏在防范即将入朝的楚王与淮南王,可是他这个命令还是太过不合情理吧!哪有皇帝死了,却不让他的儿子在逢年过节时却拜祭一下的!可是杨骏给出的理由却是这个命令是司马家老祖宗司马懿制定下来的!众臣一查司马懿当年颁布的制令,还真让朝臣们无话可说!
众所周知,当年司马懿就是趁主政的曹爽兄弟陪着皇帝去谒高平陵的时候,才一举政变成功,后来才有了这大晋王朝,司马懿怕后世子孙又犯同样的错,就规定后世子孙不要谒陵,可是那条命令是适用于江山未稳,大局未定之时,现在大晋朝廷一统天下,哪里还能再用那条不合时宜的制令,可是这终究是司马懿制下来的,此时杨骏再次旧事重提,诸候大臣谁也不敢明着去犯,可是大臣们心里都知道,杨骏心里这是怕了,他怕司马家的宗室王爷们在谒陵的时候图谋推翻他,可是他难道不知道,这些宗室们要会面一定要选在谒陵的时候吗?这些王爷们要是想串谋,在洛阳城里有大把的机会,就是因为晋朝对宗室的管理没有曹魏那么严格!所以古语才说没有千日防贼的语来,可杨骏怕是不能体会这个道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