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就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完整地说出来。 并没有像那些文官那样,把事情着重地夸张化,突出功劳和政绩,只是叙述地说出来。 因为皇爷爷一眼就能看穿,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在其中,太过夸张,会适得其反,倒不如真真实实的。 这就急得那些文官,不断地打眼色。 那些夸张的复述,他们早就和朱允炆商量过,哪曾想朱允炆并不那样去说。 朱元璋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孙儿,还是个实在的人。 和以前一样,不会说谎骗皇爷爷。 等到朱允炆说完了,朱元璋赞叹道:“好!允炆理政,有条不紊,做事平稳,政绩明显,做的都是民生,为的是百姓,做得很好,退朝之后,咱有重赏。接下来的两年,你也不能懈怠,继续努力。” “多谢皇爷爷!” 朱允炆拜道。 这已经是对于平平无奇政绩,最高的评价。 就算夸张化地去描述,最后得到的评价,差不多也是这样。 那些文臣舒了口气,这个评价他们满意了,还有陛下的赏赐,说明陛下很认可朱允炆。 “允熥!” 朱元璋又道:“接下来,你来说一说吧!” 朱允熥就在应天,做了什么,都避不开朱元璋的耳目。 本来也没啥好说的,但是也要走个流程,让其他大臣看看都做了什么。 “孙儿一开始是在河套。” 朱允熥很无奈,可以想象垫底的肯定是自己,又道:“在舅姥爷蓝玉的帮助之下,立了一下军功,后来回京,在六合县做了一些事情,但都是些小事,远比不上大哥……” 六合县就在应天府下面。 在天子脚下,能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基本是没有。 就算有,锦衣卫也都解决了。 朱允熥回来之后,需要治理的事情不多,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治疗,现在汇报了,内容干巴巴的。 那些文臣听着,心里在暗笑,但当然不敢笑出来,否则老朱有他们好看。 那些淮西勋贵看到这里,感到很无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