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真是我的福将也-《替身农妇养娃记》
第(2/3)页
他应曾泰的请求,帮他备了几万旦粮食,作为赈灾善后而用的。眼下衙门里还有些粮食,却没法子送往需要的百姓手里。
师徒俩议着事,苗盛送来一封信。
曾泰打开一看,高兴道:“真是我的福将也。”
他担忧了好几日的事,被李娘子三言两语就给化解了,真是帮了他大忙了。他也是穷人出身,该明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
人都濒临死亡边缘了,还有什么事不敢去做的呢。
乾平章看过信也是茅塞顿开,面对灾情这等大事,为官多年的他也只是等着老天开眼后再做处理,从来没想过与天斗,在逆境中另辟蹊径。
一般朝廷惯用的法子,也都是灾后发些救济粮,稍作善后。
毕竟死了的已经死了,谁也无力回天。
从来没有哪位官员提议过,灾前预防,灾难之中迎难而上的。倒是这位妇人,粗中有细,很有一套管理的办法。
信上提到一句,建议在各村子选二三位精壮“临时工”,作为衙门的“线人”,给予一定的补偿,一有情况能及时反馈给衙门。尽管这两个是新词,但是乾平章很容易就理解了其意。
信中解释道,一般村子里的里长都是年长者,处理村里矛盾是有威望的,但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反应未必快。
且要长途跋涉跟衙门交涉,还是年轻力壮的稳妥些。
是自己老了?
还是心肠硬了?
乾平章暗暗反省自个。
衙门大厅里,曾泰审问了阿龙一伙,所说跟董梅信里的一般无二,方道:“依律你们该被关大牢的。”
“大人饶命啊?”阿龙以及乡亲们吓得立马跪地连连磕头求饶。
见状,曾泰拧紧了眉头,怪不得信中所说,百姓们对于衙门有种惧怕。谁都不愿意跟衙门扯上什么关系,很多人即便是去偷去抢,也不愿意相信衙门能好心借给他们粮食。
“起来吧。”曾泰抬手示意,“既然李娘子为你们作保求情,我也不会罚你们了。”
大家这才放下心来,刚才竟以为那位大娘子合着衙门一起坑害他们呢,这下心里又对董梅多了几分愧疚。
“你叫阿龙?”曾泰问道,李娘子在信里提到过这位为首的汉子。
阿龙点点头,壮着胆子道:“那位李娘子说大人定会借给我们粮食,还说开春了她给我们活做,这样便能还上大人的粮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