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我们这样不算是重农轻商吧-《替身农妇养娃记》


    第(2/3)页

    乾平章摇了摇头。

    “我信。”曾泰道,“总有一天人是能战胜这些灾祸的。”

    因为这半年来,梧田镇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归根究底,还是得赚钱,老百姓手里有了钱了,能盖房子,能存粮,往后寒冬也不会冻死饿死。这一切都是办作坊、经商带来的效益。

    用李娘子的话说,人不能闲着,得有事儿做,做事了就能有进项,有了进项就能买到所缺的东西。

    “老师,我们这样不算是重农轻商吧?”曾泰问道,他知道老师会把这儿的情况上奏的,但愿皇帝他能理解。”

    “事实胜于雄辩。”乾平章道。

    前些年,他只是从曾泰的信件里了解梧田镇以及附近郡县的寒冬。此次是亲身经历了这儿刺骨的寒冷,即便日日待在衙门,他也有点受不了了。

    何况是深山里住着草棚子,缺衣少粮的贫苦百姓。

    年迈体弱的老人,幼小娃儿自然是撑不过去的。

    这儿没有肥田沃土,若不经营点别的副业,这不是生生要人性命的么。尽管朝廷重农抑商,但是哪个权贵人家没有几间铺子,几个作坊,甚至有人拥有一整条街道的铺子。

    而这儿的百姓利用农闲时间,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也不会妨碍国策。

    乾平章重新坐回椅子上,提笔写起他的所见所闻来。

    如老祖预料,又连着下了三天雪,到年三十这日,依旧没停。

    即便日日清扫,村里的路上积雪也有二尺高了,若不是有路标指引,真就分不出来哪儿是路哪儿坎。

    大家都窝在家里,出不了门,更别说什么年味儿了。

    条件好点的人家,包上一顿饺子,一家子围在一起算是过年了。而住在祠堂的三户人家,更是怨声载道。

    真真就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凭什么拐子家能住进梅娘那大院子,而我们就得挤在这。”王婆子心有不甘,“就算是咱们三户人家一齐住过去,她那院子也是住得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