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客人来了再炒菜-《替身农妇养娃记》


    第(2/3)页

    “那感情好。”三人抱拳致谢。

    同样,各签订了一份简单的契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用其他卤菜冒充茅台卤菜的名号。一旦发现,立即停止合作,若是由此引发事端,一切责任由酒馆承担。

    这条约暂时看起来似多余的,可是谁又能料到后事呢。

    要说小酒馆还是花生和豆腐类好卖些,毕竟属于中下消费档次。

    李金娇见状抱怨道:“也就是我嫂子厚道,刚才我想多拿点,都不好意思开口。我天天守在三岔口那,来往的客人多,每天这点都卖不到下半晌。”毕竟她跟董梅打了阵子交道,又在那人来人往的茶棚长了不少见识。

    三人朝着她歉意抱拳行礼,三岔口那地儿他们是知道的,虽不及阵子热闹,但那处也是个人旺的地儿,都形成了小规模的集市了。

    马汉生也是有眼力见的,插嘴道他的卤菜也不够卖。

    李金娇见他们聊得热闹,不得已把想说的话咽回肚子,跟董梅简单道别后带着儿子离开。

    三位小老板揣着契约,每人背着二十几斤的卤菜往镇子赶,其中卤肥肠仅有五斤,其他都是豆腐类和花生。

    茅屋吃早饭的工夫,村里传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几位酒店老板一路问路过来,才找到董梅家。

    这可不得了了,镇子开酒楼酒馆的那可不是普通人,前些日子还嫌弃董梅家的卤菜贵,都贪便宜买罗氏的。

    如今连大酒楼用的都是董梅家的,据说一道酱爆肥肠卖到一百多钱,也就能遮个盘子底儿。啧啧啧,自己掏二十钱到董梅家买一斤,能烧一大钵。

    几人说着说着就到了茅屋。

    “梅娘,梅娘。”

    送走了一波大客户人,接着茅屋又迎来了几个散户,她们可是响亮的喇叭啊。

    院里这会儿清净,两女儿在灶屋里事多,收拾余下的卤菜。多里熬着糙米粥,倒是不费事。但是得忙着把洗好的花生挑挑拣拣,免得那些坏了得下了锅多费卤料。

    这些花生也是一大早三舅舅挑着筐子,放溪水里用力筛洗过,干净得很。

    董梅热情地出门招呼她们,其实她也是特意留了一点在家里,以防村里人来买免得跑空了,毕竟都是自家人。

    听到她这么说,一妇人道:“梅娘,你可真是厚道。一早我就遇见几位酒馆掌柜回去的路上埋怨你,说给得也忒少了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