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厚照殷勤的举手:“儿臣也要与父皇一同处理此事!” 弘治皇帝摇摇头。 “你老老实实上早课,莫要想太多。” 朱厚照讨好的说:“儿臣上完早课后,父皇再召见孔夫子可好?” 弘治皇帝一口回绝:“不好。” 赵策让太子先出去,不告诉他的原因,弘治皇帝自然知道。 他太不成熟了。 名剑在好的剑客手中,才算是名剑。 若是被一个冲动易怒不成熟的人得到,那不过是一杀器罢了。 朱厚照见怎么讨好都没用,他不由的泄了气。 不满的嘀咕道:“父皇还时常要儿臣关心时政,帮着处理国家大事。” “可你却藏着掖着,什么都不告诉儿臣。” 弘治皇帝好笑的伸手敲了敲他的头。 “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关心国家大事,那朕便与你一同商讨一番。” 弘治皇帝把刚才在屋里,和赵策说的那些改革的办法,大致告诉了朱厚照。 朱厚照听的津津有味。 听罢,还有些意犹未尽道:“这些举措,儿臣平日听师傅们讲学时,都不曾听说过。” “若是真的能在大明推行,似乎确实能让国朝焕然一新。” “永西伯这也太厉害了,他好像什么都会。” “而且他似乎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得失。” “抬高商税,他名下的铺子,生意这般好,上缴的商税也多上许多。” “清丈土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措施。” “无一不会触动他个人的利益。” “可他却不藏私心,全部都说给了父皇你听。” “这就是圣人口中的,兼济天下?”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一脸的佩服,含笑道:“想不到我儿竟有如此感叹。” 但弘治皇帝心中,其实和朱厚照是差不多的想法。 君子立身行道。 今日在赵策的身上,他算是真正见识到了“行道”二字。 说着,朱厚照却叹了口气。 “若是此事传出去,恐怕不少人都要骂永西伯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行道者,自当有护道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