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儿臣在进宫之时看见路边流民形容凄惨,心里十分自责!儿臣身为太子,竟然没能及早察觉这次瘟疫!儿臣愧对父皇的一番苦心啊!” 赢永昌见这气氛烘托得如此到位,哭得更起劲了。 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太子真是为百姓而哭的。 “儿臣愿倾尽太子府之力,帮助百姓们渡过这次难关!” “百姓们吃苦,痛的是儿臣的心啊!” 赢永昌哭得抽抽搭搭的,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 旁边的侍从是赵贵妃的人,见到此情此景,便也适时地帮着感叹了一句:“我朝有陛下、太子这般人物,实在是百姓们的幸事啊!” 赢紫萱听着,心下对赢永昌这个太子更是满意了。 赢永昌得了赢紫萱的许可出宫之后没多久,民间便传起了“太子殿下为病重受苦的百姓落泪,并决意倾尽自身财力投入到赈灾中去”的消息。 “诶!李婶!你听说了吗?宫里那位太子殿下可真的是个大好人啊!听说他看到路边的病人,心疼得落泪呢!” “哎呀!早就知道啦!哪止这些啊!隔壁那个麻婶说啊,太子亲自去找了陛下,说要散尽家财来帮咱呢!你看那粥棚!可不就是我们殿下派人来搞的!” “殿下真的是英明啊!” “那可不!殿下可是世间少有的大好人!活菩萨啊!” 民间一时流传起永昌太子体恤百姓的佳话。 赵高和赢永昌对如今这般局面十分满意。 有了民心,赢永昌坐稳太子之位就不成问题了。 只不过这百姓口口相传的佳话里面究竟有几分是赵高派人推波助澜卖力宣传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又是寻常的一天。 贫民们在粥棚领了粥和药之后,又是照例感叹了一番当今太子是如何如何慈悲为怀忧国忧民的。 “要不是太子殿下啊,我们早就不知道饿死在哪里了!” “是啊!多亏了殿下啊!” 几个贫民捧着粥碗,一边感叹,一边在路边慢慢走着。 就在这时,一个女子拦下了他们。 “你们说的太子殿下,可是那位永昌殿下?” 那几个人闻声便抬头看向那女子。 第(2/3)页